二、柴米油盐:精打细算过日子-4烹饪调味-一、米面烹饪

一、米面烹饪

米饭变香的六种方法

1.加醋蒸米饭法:煮熟的米饭不宜久放,尤 其夏季,米饭很容易变馒。若在蒸米饭时,按 1.5千克米加2~3毫升醋的比例放些食醋,可 使米饭易于存放和防馒,而且蒸出来的米饭并无 酸味,相反饭香更浓。

2.加油蒸米饭法:陈米蒸米饭不如新米好 吃,但只要改变一下蒸米饭的方法,便会使陈米 像新米一样好吃。做法是:放人清水中浸泡两小 时后捞出沥干,再放入锅中加适量热水,一汤匙 猪油或植物油,用旺火煮开再用文火焖半小时即可。若用高压锅焖8分钟即熟。

3.加盐蒸米饭法:此法仅限于剩米饭重蒸 时使用。剩下的米饭再吃时需要重蒸一下,重新 蒸的米饭总有一股味,不如新蒸的好吃。如果在 蒸剩饭时,放人少量食盐水,即能去除米饭异味。

4.加茶蒸米饭法:先将茶叶1~3克用 500~1000克开水浸泡4~9分钟,取一小块洁净 的纱布,将茶水过滤去渣后待用(隔夜茶水不宜 用);再将米洗净后放人锅中,然后把茶水倒人 饭锅中,使之高出米面3厘米左右,煮熟即可 食用。 

5.加洋葱蒸米饭法:洋葱饭可使饭有特殊 的香气,并有扩张血管、降低血压和血糖、预防肠 道传染病、健胃及助消化等保健作用。做法:先 将水煮开。放人碎洋葱和盐、大米、慢火煮熟。

6.加姜汁蒸米饭法:将生姜汁、酱油、花生 油适量拌匀。待锅内米饭将熟时,倒人饭内焖 15 分钟即可进食。经常食用有祛寒健胃、降血 脂、降血压、防止血栓形成、抗衰老等功效。

陈米焖饭返鲜

将陈米淘洗干净,用水浸泡两小时后捞出沥 干,再放人锅中,加适量的开水、1汤匙猪油或植 物油,搅拌均匀,用大火煮开,然转为小火焖制。 若用高压锅焖8分钟即熟。味道同新米一样 新鲜。 

米饭夹生补救三法

1.用锅铲把夹生饭抄散,按500克米50克 黄酒的比例,把黄酒倒人锅内,用文火焖至黄酒 挥发,饭就不夹生了,且吃不出酒味。

2.局部夹生,可在夹生处扎眼再焖一会。

3.若只表面夹生,只要将表层翻到中间再 焖即可。

一锅做出两种味道的饭

在有老人的家庭,老人消化功能弱,喜欢吃 软米饭,青年人却又喜欢硬一点,怎样调解这个 矛盾呢?下面介绍一个方法,可以同时满足两代 人的要求:即一锅做出软、硬两种饭。

先将米淘洗净放人锅里,加适量的水,然后 把米推成一面高,一面低,高处与水面持平,盖 好盖加热,做熟后,低的一面水多饭软,高的 面相对水少饭硬,同时满足了两代人的不同 需要。 

煮稀饭的要诀

1.淘米时应注意:用凉水淘洗,不要用流水 或热水淘洗;用水量、淘洗次数要尽量减少,以去 除泥沙为度;不要用力搓和过度搅拌;淘米前后 均不应浸泡,淘米后如果已经浸泡,应将浸泡的 米水和米同下锅煮饭。

2.滴几滴芝麻油,煮沸后把火弄小一点,这 样不外溢,味鲜。

3.待锅里水烧到50~60℃时再下米,可防锅蝴。稀饭快好时,放少许自已喜欢吃的蔬菜在 里面,味更鲜,口味更佳,有营养,易消化。

香喷喷熬粥秘籍六招

1.浸泡: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, 让米粒膨胀开。这样做的好处是:熬起粥来节省 时间;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;熬出的粥酥、口 感好。

2.开水下锅:开水下锅不会有煮粥底的 现象,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。

3.火候:先用大火煮开,再转文火即小火熬 煮约30分钟。掌握好火候转换可保证粥的 香味。

4.搅拌:煮粥之所以间或搅拌,是为了“出 稠”,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、粒粒酥稠。搅拌的 技巧是:开水下锅时搅几下,盖上锅盖至文火熬 20分钟时,开始不停地搅动,一直持续约10分 钟,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。

5.点油: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人少许 色拉油,这时不仅成品粥色泽鲜亮,而且人口别 样鲜滑。

6.底、料分煮:粥底是粥底,料是料,分头煮 的煮、焯的焯,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,且绝不超 过10分钟。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混浊,每样 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。特别是辅料 为肉类及海鲜时,更应将粥底和辅料分开。

煮粥的四个小窍门

1.要注意下锅的先后顺序。不易煮烂的 料,如豆类和含淀粉类原料先放。放配料时莲子 先去掉苦的芯子。生的杏仁、核桃仁最好先用水 泡剥去皮后再下锅。花生、藕、百合等要等粥快 熟时再放人,以保持鲜脆感。薏仁米下锅之前先 泡至发亮后才好熟。

2.上火煮前最好锅中一次性放足水,而且 煮粥中途不要添水,否则煮出来的粥不好吃,且 粥会稀汁不浓,黏稠度和浓郁香味都打折扣。

3.煮豆粥时,豆子一定不能提前用水泡,那 样会使豆子煮不烂。待豆子开锅时兑人几次凉水,“激”几次,豆子容易开花,然后再放进米。

4.煮菜粥时,应该在米粥彻底熟后,放些盐 和味精、鸡精等调味品,最后再放生的青菜。

怎样煮黑米粥好吃

黑米不容易煮烂,因为它外部有一层坚硬的 种皮。没有煮烂的黑米不容易被胃酸和消化酶 分解,会引起急性胃肠炎及消化不良。

黑米下锅时,要用清水稍加淘洗,加人 5~7 倍的温热水浸泡1 ~3 个小时,再配以用量为1/3 的白米,文火煮2小时或用高压锅煮 30 分钟 以上。

如果黑米中再加人适量的冰糖、红枣、白果 银耳、核桃仁、花生米等,营养价值更高,是四季 进补的佳品。熬粥或煮豆时不要放碱,否则会破 坏米、豆中的营养物质。

豆子煮得烂有妙法

有时豆子即使煮了很久,吃起来还是很硬 只有照以下步骤做,才能把它们煮得软绵绵的:

1.绿豆中有些“石豆”不易煮烂。如果将绿 豆先在铁锅中炒10分钟,然后再煮,不论多么坚 硬的绿豆都能很快煮烂。但注意不要炒蝴,以免 使绿豆汤(粥)有一股蝴锅味。

2.煮 1~2 小时,用文火慢煮,煮到软为止。

3.煮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,让水能盖过豆 子1厘米。  4.等豆子充分变软之后分2~3次加人砂 糖。不可一次加人多量的砂糖,这样会使浸透压 升高,让豆子脱水变硬。

做饭防溢三窍门

1.煮稀饭时,往锅里滴几滴香油或者花生 油,并改用小火,稀饭就不会外溢了。

2.用电饭煲煮饭,要提前3个小时把米洗 净,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,用这样的米煮饭,能避 免米汤外溢。

3.煮粥时,先淘好米,待锅半开时(水温 50~60℃)再下米,即可防止冒锅外溢。

去除米饭焦蝴味五法

1.用一只碗盛上凉水,放到饭锅中间,压人 饭里,使碗边与饭相平。然后盖上锅盖,将炉火 改小,焖一·两分钟再揭锅,即可消除焦味。

2.把饭锅从火炉上端下来,打开盖,将三五 根鲜葱段放在饭上,再盖上锅盖。几分钟后,把 葱段取出来,饭的蝴味就消除了。

3.旦闻到饭的焦蝴味,可把饭锅置于 3~6厘米深的冷水中,或放在泼了凉水的地面 上,约3分钟后焦蝴味即可消除。

4.米饭出现了焦蝴味,可用小块烧红的 木炭装在碗里,置人锅中,将锅盖好,十几分钟 后,揭开锅盖,取出炭碗,焦味即可消除。

5.饭有焦蝴味时,赶快把火关掉,在米饭上 边放一块面包皮,盖上锅盖,5分钟后,面包皮即 可把焦蝴味吸收。

发好面的六个窍门

1.盐可防面粉结团:用水和面时,容易结干 面团,若加少许盐再进行拌和,干面就不结团了。

2.发酵剂的配制:如果你事先没有发面而 又急于吃馒头,可用500克面粉加50克食醋、 350克温水的比例发面,将其拌匀,发10分钟左 右,再加小苏打约5克,揉到没有酸味为止。这 样发面蒸出的馒头又白又大。

3.酒能加快发面:如果面还没有发好而又 急于蒸馒头时,可在面块上按一个坑窝,倒入少 量白酒,用湿布捂几分钟即可发起。若仍发得 不理想,可在馒头上屉后,在蒸锅中间放一小杯 白酒,这样蒸出的馒头照样松软好吃。 和面时,在面粉中加些啤酒(啤酒和水各 半),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格外松软。

4.冷天发面宜加白糖:冷天用发酵粉发面, 加上一些白糖,可缩短发酵时间,效果更好。蒸 馒头时,掺一点橘皮丝,可使馒头清香。

5.猪油馒头更洁白:在蒸制馒头时,如果在 发面里揉进一小块猪油,蒸出来的馒头不仅喧 松、洁白,而且味香可口。

6.盐水发面松软:发面时,若放一点盐水调和,可以缩短发酵时间,蒸出来的馒头也更加松 软可口;面发好后,以盐代碱揉面(每500克面放 5克盐),既能去除发面的酸味,又可防止馒头 发黄。

发面酸碱度的检测窍门

面团发酵以后,必须兑人适量碱液,揉匀。 可用以下方法来检测其酸碱度:

1.拍:用手拍面团,如果听到“”声,说 明酸碱度合适;如果听到“空空”声,说明碱放少 了;如果发出“吧嗒”的声音,说明碱放多了。

2.看:切开面团来看,如面有分布均匀的 芝麻粒大小的孔,说明碱放得合适;如出现的孔 小,呈细长条形,面团颜色发黄,说明碱放多了; 如出现不均勾的大孔,面团颜色发暗,说明碱放 少了。

3.嗅:扒开面团嗅味,如有酸味,说明碱放 少了;如有碱味,说明碱放多了;如只闻到面团的 香味,说明碱放得正合适。

4.抓:手抓面团,如面团发沉,无弹性,说明 碱放多了;如不发黏,也不发沉,而且有一定弹 性,说明碱放得正好。

5.尝:将揉好碱液的面团揪下一丁点儿放 人口中尝味,如有酸味说明碱放少了;如有碱涩 味,说明碱放多了;如果觉得有甜味,就是碱放得 合适。 

蒸馒头的四要诀

1.发面的最佳温度:发面最适宜的温度是 27~30℃。面团在这个温度下2~3小时便可发 酵成功。为了达到这个温度,根据气候的变化 可适当调整发面用水的温度:夏季用冷水;春秋 季用40℃左右的温水;冬季可用60~70℃热水 和面,盖上湿布,放置在比较暖和的地方。

2.冬季蒸馒头:和面要比夏季提前一两个 小时;和面时要尽量多揉几遍,使面粉内的淀粉 和蛋白质充分吸收水分;和好的面要保持28~ 30℃为宜。

3.蒸馒头宜先上屉后开火:蒸馒头时,人习惯于把锅里的水烧开后再放馒头,这样不好。因为馒头放人热水锅中急剧受热,外部先热,容 易使馒头夹生。如果先把馒头上屉再开火蒸,使 温度慢慢上升,不仅馒头受热均匀,容易蒸熟,而 且还能弥补面团发酵的不足。

4.蒸馒头怎样才能不粘屉布:馒头蒸熟后 不要急于卸屉,先把笼屉上盖揭开,继续蒸3~5 分钟。待最上面一屉馒头很快干结后,卸屉翻扣 案板上,取下屉布。这样,馒头既不粘屉布,也不 粘案板。稍等1分钟再卸第二屉,如是依次卸完。

蒸馒头碱放多了怎么办

1.发现碱放得稍多了后,应推迟一段时间 再蒸,静置让其缓醒,尽可能地让碱跑掉。如果 时间来不及,可把温度提高到28℃时,让其分 泌出大量的酵素和乳酸,当与碱发生反应后能 生成一种中性的盐,这就使面团既无酸味,又无 碱味。

2.若碱加得确实很多,可适当加些老面,也 叫面肥,同时要加些生面,重新合在-起。为 什么加生面,因为单位体积内,老面多了就会带 老面味,蒸好的馒头也就不爽口,适当加些生面, 就能解除异味,蒸出的馒头也就光滑松软,清甜 可口。经实验,每加50 克老面,需加200~250 克生面。

3.若馒头出笼后发现蒸黄了,可立即将蒸 锅水出一部分,然后向锅内倒进150~200克 醋,再用文火蒸10~15分钟,让碱与酸反应,馒 头就会变白而且没有酸味。

三种添加法为饺子面增色

1.加菜汁儿:包饺子和馅,菜剁好后大都把 菜汁挤掉。其实菜汁很有营养,扔掉十分可惜, 用菜汁和饺子面既营养又节约,而且用这样的面 包出的饺子色香味俱全,令人一看就食欲大增。

2.加鸡蛋:加鸡蛋和水饺面,不管是面和得 软一些了,肉馅中的汤多点了,还是在锅中煮的 时间稍长点了,都不会破肚,而且味道鲜美。方法是:按每干克面粉4个鸡蛋的比例,再加适量水将面调匀,不必面,片刻后即可包饺子。

3.加盐:和面时适量加点儿盐水,可以增加饺子皮的耐煮性。

炸馒头省油妙法

油炸馒头时,先准备好一碗凉水,把馒头切 成片状,油烧至八成热,用筷子或者用夹子把馒 头片夹住放凉水中浸透,立即放在锅里炸,浸 片炸一片,这样炸出来的馒头既好吃,又省油, 为使油遇凉水不“炸锅”,可在油锅里加点盐。

怎样煮饺子不粘皮

1.和饺子面时,每 500 克面加1个鸡蛋,可 使蛋白质含量增多,煮时蛋白质收缩凝固,饺子 皮变得结实,不易粘连。

2.水烧开后放进适量的盐,待盐溶解后把 饺子下到锅里,再盖上锅盖;不用翻动,不用点凉 水,直到煮熟。这样煮出的饺子,不粘皮,不粘 锅,剩在锅中的饺子也不会发生粘连。

3.煮面条时加一小汤匙食油,面条不会粘 连,并可防止面汤起泡沫溢出锅外。

4.饺子煮熟后,先用笨篱把饺子捞入温开 水中浸一下再装盘,就不会粘在一起了。

5.煮速冻饺子有妙招:从饺子店买回来的 速冻饺子不用解冻,从冰箱取出后即可放人开水 中煮。如先解冻,皮会湿,很容易粘连破烂。应 把水煮开,放些盐和油在开水中,后放入饺子。 用筷子贴着锅底搅动,使饺子不会聚堆。煮片刻 后再搅动,可使速冻时粘连在一起的饺子也会自 动分开,因水中有油不会再粘连在一起。如果用 锅铲或汤勺搅动会容易伤及饺子皮,所以要用筷 子搅动。盐能使面粉产生韧度,故要放盐。

煮面条如何防止粘连

1.煮挂面和干切面(挂面)的时候,锅中煮 面的水不要太开(水八成开),等开锅后也宜用 中火煮,因为干切面和挂面本身很干,用太大的 火煮,水温很高,使面条表面形成一层黏膜,热量 无法向里传递,易形成硬心和面条汤糊化。中火 煮时,随开随点些凉水,使面条均匀受热。

2.煮湿切面和自已擀的面条时则需水大开时下面,然后用筷子向上挑几下,以防面条粘连。煮湿切面时若在水里加汤匙油,面条就不会粘 连,而且能防面汤起泡沫溢出锅外。用旺火煮 开,每开锅一次点一次水,点两次水,就可以出 锅。煮湿切面一定要注意用旺火,否则温度不够 高时,面条表面不易形成黏膜,就会溶化在水里。

煮元宵五窝门

元宵买好了,还要煮得好,才能既好吃又美 观。 煮元宵要掌握几个窍门:

1.轻轻捏:下锅前,用手轻捏元宵,使其略 有裂痕,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,软滑可口。

2.开水下:要用旺火将水烧开,然后将元宵 下锅,用勺背轻轻推开,让元宵旋转几下,就不粘 锅底。

3.文火煮:元宵人锅煮至浮起后,要迅速改 用文火,此时若还用旺火煮,元宵不断翻滚就会 破裂。若元宵不断翻动,受热不均勾,也易外熟 内硬不好吃。

4.点冷水:元宵人锅后,每开次应点入适 量的冷水,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,开两三次 后,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。这样煮出的元宵 质软不硬,香甜可口。

5.勤换汤:元宵煮过两三锅后,汤变稠会大 大束缚水分子的活动,应换水再煮。不然的话, 就会熟得慢,易夹生。

使用搜索:谷歌必应百度